MITI

MITI代表Manifattura Italiana Tessuti Indemagliabili,自1931年以來即是'紡織業的創新龍頭'。

10 October 2012

代表Manifattura Italiana Tessuti Indemagliabili(義大利經編面料織造廠),MITI自1931年以來即是‘紡織業的創新龍頭’。我們來到位在Bergamo(貝加莫省)外圍市鎮Urgnano(烏爾尼亞諾)的工廠,踏進了擺設著“第一號織布機”的大理石地板大廳 業務總監Marco Magrini用一口流利的英文說明到,Miti是義大利過去第一家採用經編針織技術的工廠。經編梭織提經打緯、將緯紗引入平行排列的經紗之中交織成布,織就出耐用且具彈性的面料結構。

大廳裡的另一項歷史文物是一尊下方刻有Cavaliere del Lavoro(工業騎士)字樣的Vincenzo Polli半身塑像。身為此公司的創建之父,Polli熱衷於任何能用來生產紡織品的科技,引進德國製機器以建立這家義大利的頂尖面料廠。其他家義大利公司直到1950年代才跟進使用這創新的機械經編梭織技術-一種能織出更加複雜精密結構的技術。

今日的坯布(原料面布)都是在六個小時車程外、靠近斯洛維尼亞邊界的匈牙利所紡出來的。Miti的六十餘座頂級紡織機台在那兒生產所有的坯布,之後再用卡車把坯布運回位於Urgnano(烏爾尼亞諾)的工廠來進行加工、染整與細部處理。

這些機台(把它們想像成是大型的機器鋼琴)都載有高達六綑或六‘束’之多的紗線,綑綑的軌距寬度(每一公分的線材)不一。紡織機台的設定得花上一整個工作天的時間,但設好之後這些紡織機台最多能夠連續兩週不停地運作。如果當中有一綑線斷了,那一座紡織機台便會停下來,而技師就得把織線再接回到織針上去。這得耗時20分鐘到一個小時不等。針織是一項結合程式控制和人力肉眼監控的活兒。某些特別的織法更僅能用靠經驗累積而成的特殊技術去織造。

我問Marco說,Miti織造面料用的原料都打哪裡來。幾乎全數都是從歐盟國所取得的用料。Miti用料講求一貫的品質(我們一再重複提及的主旨)。每一座紡織機台、每一天都是100到200公斤的坯布面料 – 等同300公尺的成品面料 – 在跑。每隔一天都會包裝、堆疊存放跟運送到義大利去。

「我們必須提供非常快速的服務。」

Miti最有名的或許就屬其Roubaix(魯貝)面料了。Superroubaix®和Thermoroubaix®是專為最嚴苛的騎車天候條件所研發的,因而以Paris-Roubaix(巴黎-魯貝賽)來命名。這些種內裡刷毛的面料是Miti產品系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自1980年代後就一直領導業界趨勢的面料,一舉取代羊毛和丙烯酸樹脂,市場上再無其他產品能出其右。柔軟,舒服且耐用。

今日與Roubaix同出一系的面料相當廣泛,取有叫做像‘Tecnowarm’和‘Lombardia’等副名稱。後續所發明出的雙重功能面料Winterfit™是一種內裡能夠吸濕、外層能夠防水的新材質。其最新版變化應用更採用了專利的DWR(耐久性防水)塗層。而Arrowind™則是結構緊密卻有彈性且透氣的不透風面料。化學加工處理和防風防水性能是Miti領先業界的強項。

「我們一年12個月都在生產面料,因為旺季時的需求量實在是太高了。如果我們沒辦法快速且及時地供應所需,那我們便無法引領市場。」

Marco帶我們去Urgnano(烏爾尼亞諾)參觀廠房設備。他首先帶我們看淨水設備。_「水是重要的基礎-我們計算過我們一年的產能需用掉等同一個小型山中湖的水量。」_這幾百萬升的水需去除礦物質、變成乾淨的軟水後才適合用來滌紗。用以洗滌和染色的水質酸鹼值必須非常精準,且這是生產流程裡很重要的一部份。

廢棄物與效率是Miti十分關切的議題。他們擁有 _藍色標章_鑑定,且致力於負責任地管控廢棄物和極其所能地落實能源效率。

「在世界上其他地區,紡織業所造成的污染非常嚴重。」

我們接著移動到一座漆著清新薄荷綠顏色的大型廠房,那是清洗坯布面料的地方。「面料在紡織機上織的時候,不免會沾上一些油污和油漬。」,而生產流程裡的這一步正是Miti進一步大幅減少浪費的最有效辦法。由機器來判讀化學物質與髒污殘留的指數以瞭解面料的乾淨程度。

那兒就像是你所到過最大型的一間洗衣店,裡頭有身穿紅色polo衫的員工推著大台的衣物推車,四處忙著把衣物放進洗衣機裡洗跟操作機器。

我們參觀了用燒杯跟試管混合色料和染劑、然後在小塊的坯布面料上試樣的化學實驗室。他們嘗試模擬工業化流程,調配設計師們所提供給他們的顏色建議並將其染印到合適的面料上。顏色工程師,Maurizio婉轉說到,Rapha所要求的一些新奇顏色會讓他忙上好一陣子。「每一隻眼睛所接收到某一顏色的感知都不同。」,而顏色工程師的看法會被實際採納來創造染料。

接下來,流程會進入到一個科幻風格的氣閘跟另一個放有大型電腦櫃-用來計算、秤重染料-的房間。調和混合好以後,染料會經由管子往下流到染布機裡去。

當我們走向廠房深處時,Marco請我們不要拍攝某幾座機台,因為某些機器是專門為MITI所客製化量身定製的。

「它們是哪裡製造的?」 「啊呃... 義大利。這些機器是義大利製的。」。

Miti在先進技術設備上投入鉅資,並顯然不讓任何一個環節冒任何的風險。

我們接著繼續去看創造出Roubaix等級面料的刷毛加工操作流程。精密的金屬釘刷將毛絨植在面料上,各階段的植毛方向各異。此步驟極為敏銳和精確,如此方能在不破壞外層纖維的狀況下為舒適的冬季緊身褲刷出正確的紋理質地。這種機台需時常地清理,以抽除吸淨裡頭的所有塵絮。Marco提到說他們每年能生產出超過一百萬公尺長的Superroubaix®。之後這些面料會做各種長度的輾軋和縫到下一層料子上來進行染整。

布料染色分成兩種不同的流程,視面料的結構和纖維而定。有些面料在噴灌著水跟化學溶劑的機台上很穩定。那些機器看起來像超級特大型洗衣機。而其他的面料則會綑捲、放進令人聯想到老式冰淇淋機的垂直式滾筒裡攪動。會視面料的數量來使用不同尺寸的機台。噴射引擎和強力水柱沖染面料的聲響在Marco解說時幾乎淹沒掉了他的聲音:

「染整時間的長短取決於面料,為求從布綑中心層到最外層的顏色一致,可以耗時長達十個小時。」。

之後我們前往進行面料測試的物理科學實驗室:利用面料樣本來試出它們對不同種類光線和洗滌的反應,並加熱以測試其固色性。面料的工業技術極限與其結構也會經過彈性伸縮和濕度傳導的測試。然後在另一個工作檯上看到的是磨耗測試,戳刺和刨刮儀器飛快地裁切出各色各樣的小面料塊。這間實驗室-室內保持冷凍低溫-由今天恰巧沒有去午休(這在義大利似乎很罕見)的Mr P. Luigi Giassi主持管理。Giassi給人一種專注、有耐性的科學家鮮明印象。

我們走進最後一個部門辦公室,那兒成列排放的玻璃文件櫃裡存放著幾千本客戶面料規格資料的檔案記錄。Marco挑出一個Rapha樣布卡給我們看。「Rapha用了很多的實驗室染色試片...」。

他們這兒也會用肉眼進行面料視覺檢查。如果發現任何瑕疵的話,會用貼紙標示出來,以讓製衣廠(例如:Nalini)能夠只裁剪布料圖案最完美的部分來用。接著就跑到自動化包裝設備流程,平整而不緊繃的捲摺、包進塑材裡,然後在特定的位置打上倉庫或裝卸區用的條碼。他們非常細心保護照顧他們的布料,見到他們吊掛著很多布綑以避免重壓受損。這偌大的倉庫也是存放從匈牙利運來、準備在Urgnano(烏爾尼亞諾)進行加工流程的坯布面料的地方。

裝卸區則停放著準備發往各地的貨,溫哥華,中國·澳門的門店,東京,某個哥倫比亞製造的美國品牌,以及Barbour生產服飾的一處羅馬尼亞工廠(多間工廠之一)。

「我們幾乎是所有自行車服飾品牌的主要供應商。」

Marco對自行車業界的認識不亞於他對公司布料技術的瞭解,這從聊到Bradley Wiggins對英國自行車‘火車頭式’地帶動起來的影響,以及在Marco家鄉Lombardy持續不墜的自行車熱度時可見一斑。建立品質名聲需經年累月,而一如我們這次參訪所總結的(連員工餐廳的菜色都令人印象深刻),你能瞭解到這家公司的聲譽卓著是他們一步一腳印掙得的。

「聲譽代表一切,而要賺到好名聲,你就必須維持一貫的穩定品質。」

供應種類眾多的面料給小型獨立公司到大型品牌企業,Miti供貨給客戶所靠的是出貨的速度。透過持續不斷的創新研發跟極盡所能地讓所有面料保持高度舒適,Miti也取得了打敗低價競爭的對手的優勢。